你的位置:比鸡怎么样才能赢钱 > 新闻动态 > >“免费游”变成推介会 万元购卡能高额返利?_旅游_黄虹_老人
热点资讯
新闻动态

“免费游”变成推介会 万元购卡能高额返利?_旅游_黄虹_老人
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18:41    点击次数:58

于先生退休后热衷旅游,多次通过一名旅行社业务员报名外出游玩。可近期,业务员突然开始向他推荐邻市某古镇免费旅游的活动,于先生想着既然不花钱,便报名参加了。到了目的地,他却被安排参加大会,举办方推销几万元的“旅游卡”,还保证每月有高额返利,现场不少老人付了钱。

这到底咋回事?记者予以调查。

业务员称工作性质类似“民间融资”

记者依据于先生提供的联系方式,添加了业务员黄虹(化名)的微信。借着去这家名为“超然国旅”公司面试的机会,记者了解到了一些内容。

按照黄虹的说法,“我们的工作性质有一点儿类似于民间融资。每一场‘会销’会讲到几个旅游项目,让客户去储值这个‘旅游卡’,公司会给客户一些利息”,拿到客户的钱以后,“公司去做落地的实体”。黄虹告诉记者,业务员需要做的事情,就是“抓住老年群体客户,因为老年人有钱还有时间”。

黄虹给记者看了一张表,上面是各类“旅游卡”的利息,最少的一档年化利率都高达15%。她还告诉记者,业务员不需要坐班,工资只与老人买“旅游卡”的金额有关,60天内有3万元以上业绩的话正常发底薪和业绩提成。她举例说,如果有老人通过记者购买了10万元额度的“旅游卡”,那么公司当月就会给记者发13000元的薪酬。“一般业务员每个月能卖30万到50万元,优秀的能卖50万到100万元。”

展开剩余73%

老人储值10万元后,按照表格,超然国旅一共将返还老人18000元利息,还要付记者13000元薪酬,产生共31000元支出,还要在一年后全额返还老人10万元现金。记者适时问了句:“老人会有风险吗?”黄虹的回答耐人寻味:“他拿着高额利息的同时,一定要承担同样的风险,风险是啥呢?就是我们公司是否能长期坚持做下去。”

记者打探“常州免费二日游”

记者提出想在5月25日常州二日游时随行“学习业务”,但黄虹称此次活动十分重要,都是要投资的准客户,只有她这样的正式业务员才能参加,委婉说下次有机会再带记者。

虽被拒绝,但黄虹在最初与记者微信聊天时,曾无意间透露行程计划。于是,记者依照行程,在5月24日晚,提前来到常州市郊一座小镇的某宾馆,蹲守次日一早即将从上海市镇坪路地铁站附近发车的超然国旅“常州免费二日游”团。

宾馆并不起眼,从外看只是一座两层小楼。门口的LED屏幕上滚动着“热烈欢迎参加旅游推介会的各位嘉宾”,大堂里也立着牌子,指引如何到旅游推介会的会议厅。会议厅不小,目测能容纳两百多人。5月25日一早,会议厅里已有酒店工作人员在布置会场,把所有的椅子统一朝向舞台。

下午3时左右,四辆沪牌旅游大巴驶进宾馆大门,车上几乎坐满了老人。办理好入住后,下午5时左右,老人陆续进入宾馆会议厅,业务员分散开,旅游推介会正式开始。

购卡能高额返利,现场老人投资踊跃

“欢迎各位贵宾朋友来到超然旅游推介会的现场……”简单热场后,主持人便介绍起超然国旅在全国各地有数个投资项目,包括位于上海崇明的生态农业基地。

“在崇明岛,我们今年春节后并购了1980亩的生态农业基地,是九大部委共同授予的国家级的示范合作社,是‘博士农场’,基地理事长是人大代表、三八红旗手,以前某著名生鲜平台都从我们基地采购蔬菜”“我们去年一年的营收,单个项目超过了一个亿”……

热情洋溢地介绍后,超然国旅主持人直入正题,推荐起了“旅游卡”产品,“旅游卡”的价位包括2万元、3万元、5万元、10万元和20万元,“当你认购2万元‘旅游卡’的时候,我们周期6个月,每个月会给你返300的积分,加起来是1800积分。认购3万元‘旅游卡’的时候,总共获赠2400积分……”主持人口中的积分,实际就是黄虹所说的利息。“整个市场大家都知道,银行的利率下降得非常快,目前一年期的存款利率降到了0.95%。”为了让老人放心,主持人称公司会把相应价值的某寺庙的“地宫福位”产证押在投资人处,到期还能退还所有本金。

现场气氛火热,不少老人纷纷掏出上万元真金白银,期待每个月收获高额返利,赚上一笔。主持人则不停播报着某某老人选购了几万元“旅游卡”,记者听到,甚至有老人一口气购买了两张20万元“旅游卡”。

记者探访崇明项目:理事长从未听过超然国旅

虽然未提到具体的基地名称,但主持人的描述足够具体,崇明区仅西部某镇的一家果蔬合作社符合条件。

随后,记者赶到该果蔬合作社,采访到了理事长本人。理事长向记者介绍,合作社的股东有且仅有包括她在内的15名本地农民,她从未听说过超然国旅的名字,更不存在今年春节后被超然国旅并购一事。

对于其中风险,记者采访了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、律师邢鑫。邢鑫认为,旅游公司以“旅游卡”的名义,以每月返利、到期返本、产权抵押等为诱饵吸引消费者购买大额“旅游卡”,存在刑事风险。旅游公司实际上并不具备吸收公众存款的功能,此行为可能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。邢鑫分析,如果旅游公司并未给消费者返现或退还本金,也无返利的主观意思,那么旅游公司的行为因为其带有非法占有消费者财物的目的,又没有按照宣传给予消费者返利,具备欺诈情形,则可能涉嫌诈骗罪。(据上观新闻)

发布于:河南省

上一篇:打破边界,创新空间丨上海创新创业青年谈
下一篇:中债-投资级公司科技创新债券精选指数发布